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循证护理 > 过刊浏览

2022年 8卷 16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目录

科研论著

衰弱与术后低蛋白血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

鲁甘萍,王兆霞,唐晓静,宋嘉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衰弱与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衰弱与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相关研究,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9月1日。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并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含4 279例样本。纳入文献质量均处于中高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术后低蛋白血症有相关性[OR=1.88,95%CI(1.39,2.53),P<0.000 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衰弱与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衰弱是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

ICU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郭彦,徐礼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ICU病人获得性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INAHL、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后提取相关资料并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0,95%CI(1.03,1.17),P=0.002]、血浆高渗性[OR=7.70,95%CI(2.16,27.48),P=0.002]、高血糖[OR=2.45,95%CI(1.62,3.69),P<0.000 1]、休克[OR=3.16,95%CI(1.97,5.08),P<0.000 01]、脓毒血症[OR=2.50,95%CI(2.09,2.99),P<0.000 01]、血乳酸水平[OR=2.49,95%CI(1.88,3.29),P<0.000 0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OR=1.92,95%CI(1.44,2.55),P<0.000 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2.24,95%CI(1.75,3.36),P<0.000 01]、多器官功能障碍[OR=3.03,95%CI(2.04,4.51),P<0.000 01]、急性肾损伤[OR=5.88,95%CI(3.09,11.17),P<0.000 01]、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OR=2.63,95%CI(2.08,3.34),P<0.000 01]、长期制动[OR=4.20,95%CI(2.53,6.98),P<0.000 01]、肾脏替代治疗[OR=4.44,95%CI(1.68,11.37),P=0.003]、机械通气时间[OR=1.62,95%CI(1.36,1.92),P<0.000 01]、ICU住院时间[OR=7.01,95%CI(2.04.40),P=0.02]、镇痛镇静[OR=11.72,95%CI(6.04,22.67),P<0.000 01]、糖皮质激素[OR=8.81,95%CI(4.74,16.38),P<0.000 01]是ICU病人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龄、血浆高渗性、高血糖、休克、脓毒血症、血乳酸水平、APACHEⅡ、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长期制动、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镇痛镇静、糖皮质激素是ICU病人获得性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靳苗苗,何学元,田金徽,张志刚,陶贵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 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期库(WanFang Data)及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4月23日,补充其他途径获取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及队列研究,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和纳入,并对纳入的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tateSE 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15 86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体质指数[WMD=1.22,95%CI(0.05,2.40),P<0.001]、年龄[WMD=3.40,95%CI(2.53,4.26),P<0.001]、手术时间[WMD=75.69,95%CI(66.70,84.69),P<0.001]、糖尿病[WMD=2.51,95%CI(1.39,4.52),P<0.001]、血红蛋白[WMD=-11.16,95%CI(-14.34,-7.99),P<0.001]和血清总蛋白[WMD=-3.48,95%CI(-3.92,-3.03),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BMI越高、高龄、手术时间长、糖尿病、低血红蛋白、低血清总蛋白水平是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李玉鑫,王丽宁,马锐,李英丽,任高跃,张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Meta整合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父母的照护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ASD患儿父母真实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按照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提炼54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9个新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父母承受巨大的身体、心理压力;缺少疾病知识并且不被家庭、社会所理解,渴望获得知识信息和他人支持;生活方式改变,努力调整以适应照护角色)。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医护人员应了解ASD患儿父母的身体、心理反应及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减轻父母生活压力,提高对患儿的照护质量。

放松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者琦,韩红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放松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放松训练对COPD病人影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10月19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研究,共43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放松训练可以降低疲劳评分[MD=-16.24,95%CI(-20.74,-11.73),P<0.000 01]、延长6 min步行距离[MD=69.20,95%CI(51.00,87.39),P<0.000 01],改善病人生活质量[SMD=-0.56,95%CI(-1.06,-0.06),P<0.000 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放松训练可缓解COPD病人疲劳症状,提高病人活动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未来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创伤骨科成人病人围术期静脉血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常芝晨,宋向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搜索和归纳创伤骨科成人病人围术期静脉血栓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及数据库关于创伤骨科成人病人围术期静脉血栓管理的相关文献,采用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评定。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结出41条关于创伤骨科成人病人围术期静脉血栓管理的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创伤骨科成人病人围术期静脉血栓管理的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围术期静脉血栓,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最佳证据的遴选与应用

郭晶,陈彩虹,姚芳,吴晓芳,鲁亮,邬维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将术前禁食禁饮最佳证据应用于外科临床实践,以改善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以ACE Star循证实践模式为指导,遴选出5条最佳证据,构建禁食禁饮实践方案,并应用于外科病房手术病人。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和干预2组,分别实施不同禁食禁饮时间和干预,最后以麻醉诱导前病人禁食禁饮时间、主观感受评分(VAS)、生理指标评价证据应用后的效果。结果:干预1组和干预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病人术前口渴、饥饿、头晕、头痛、心慌、出汗、乏力、紧张、焦虑的主观感受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禁食禁饮方案可提升病人的舒适度,使临床变革更科学、有效。

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和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赵梓佳,陈碧贤,赵丹,林燕群,曾少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实施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和管理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形成最佳证据,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应用和效果评价,于2021年3月—5月将证据应用于术后恶心呕吐病人的管理中,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恶心呕吐程度的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循证实践应用了22条证据,证据应用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均明显低于基线审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术后恶心呕吐进行管理,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程度,同时规范了术后恶心呕吐管理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提高了护士循证实践的能力。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朝平,袁晓丽,赵小玲,李霜,何佳信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我国重症患者血糖管理领域相关文献,梳理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相关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相关定律和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关键词、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图谱绘制并分析。结果:共纳入486篇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数量近年来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主体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研究群;研究主题广泛,但文献质量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应激性高血糖、糖尿病、血糖控制、强化胰岛素治疗是研究热点,重症护理、血糖控制是研究前沿领域。结论:严重高血糖、低血糖和明显血糖波动为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提高医护人员血糖管理风险意识,各研究主体之间应开展更广泛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器官疾病提供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指导方案。
科研综述

ICU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对ICU日记感知的研究进展

赵英娜,么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国内外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的感知,总结了家属及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的积极感知,阐明了他们对于侵犯病人隐私、引发司法问题等方面的担忧,以期为临床开展ICU日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朱福英,张晓霞,杨迪 ,高梦,万玉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评估工具、疼痛的管理现状及干预策略,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进展

张雪芬,周瑞,张宁,何瑞臻,丁晓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张程,蒋建萍,杨文娟,杨超男,宋麟茹,陈婷婷,赵冰薇,孙诚东,刘梦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社会支持的内涵、分类,双向社会支持的内涵及测评工具、国内外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国内专科护理门诊实践模式的研究进展

刘婷,王妤,赵宝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专科护理门诊实践模式中人员资质、门诊类型、服务内容、评价指标、实践成效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各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专科护理门诊提供借鉴,为国内构建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肝癌病人营养不良管理的研究进展

孙彬,赵海平,张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肝癌病人营养不良管理状况及原因、诊断筛查方式、干预方法进行叙述总结,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规范化的参考依据,并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得以早期改善。
综合研究

肺癌病人胸腔镜术后早期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爱莲,唐文凤,王小文,徐连,杨小艺,张诚,吴庆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肺癌病人胸腔镜术后早期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21年4月—2021年6月行胸腔镜手术的394例肺癌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病人胸腔镜术后早期活动评分为(5.62±4.77)分,其中45.7%的病人处于活动低水平状态,15.0%的病人处于中等水平,39.3%的病人处于高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2.959,95%CI(1.846,4.747),P<0.001]、中度及以上疼痛[OR=2.883,95%CI(2.507,4.110),P<0.001]、直立不耐受[OR=6.172,95%CI(3.880,9.816),P<0.001]和显著心理痛苦水平[OR=2.404,95%CI(1.468,3.936),P<0.001]是其早期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肺癌病人胸腔镜术后早期活动水平欠佳,年龄≥65岁、中度及以上疼痛、直立不耐受和显著心理痛苦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评估及个体化干预,以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基于新媒体技术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胡琼燕,蒋建华,赵露露,梁旭霞,钟娜,胡秋文,王向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模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我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19年9月—2020年8月将南宁市4所分娩机构和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母乳喂养提升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试点单位,于项目实施前(2019年11月)和项目实施后(2020年8月)对南宁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0~5个月龄婴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问答式问卷调查。项目组专家构建基于新媒体技术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模式并应用于签约孕产妇的孕晚期至婴儿满6个月中。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婴儿母亲纯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母乳喂养姿势及早接触、早开奶、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项目实施后,婴儿母亲纯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姿势掌握率和早接触率、早开奶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0~5个月龄婴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技能。

同床照护对双胞胎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影响的研究

贾晓琴,黄朝梅,冯惠华,黄秀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同床照护对双胞胎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影响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对双胞胎早产儿生后分为试验组(同床照护)和对照组(标准照护)。比较两组早产儿足跟采血时间、啼哭时间、静脉穿刺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针刺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针刺前后量表评分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IPP)评分、针刺前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和带宽)的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针刺前3 min、针刺时、针刺后1 min的足跟采血时间、双胞胎早产儿啼哭时间、静脉穿刺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心率、SpO2、NIPS评分和PIP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针刺后1 d的aEEG评分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和带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同床照护促进双胞胎的同步发展,增加安静睡眠时间,减轻患儿疼痛,促进生长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经济负担。

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下肢肌量和功能的影响

李鹏宇,何穗,韦兆颜,帅玉薇,刘海壁,易瑾,吴钰祥,朱宏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运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评价其对老年人下肢肌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7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许昌市某农村地区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2名年龄为60~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方案,将气动加压带置于受试者老人的双侧大腿近心端,加压至180 mmHg(1 mmHg=0.133 kPa),整个训练期间保持压力进行下肢低强度有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进行坐位伸膝、双足踮脚尖、站立抬腿3个项目,每个项目动作练习4组(30次、30次、15次、15次),每组组间休息30~60 s,频率为每周2次,干预时长为6周。试验前和试验6周后分别收集受试者下肢肌量和活动能力指标。结果:训练6周后,Ishii肌少症评分值低于干预前(P<0.05);小腿围大于干预前(P<0.01);5次座椅站起测试(5TSTS)值低于干预前(P<0.01),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值低于干预前(P<0.01);单腿站立测试(OLS)值高于干预前(P<0.01);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的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下肢肌量、防治肌少症,并能够有效提高与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有关的下肢功能。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症状群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张媛媛,杨丽岚,关清,庞春,庞玲玲,梁美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症状群分布以及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我院就诊住院的17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进行现况调查,应用自制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测评量表和肝硬化自我管理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症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症状群分类,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症状体验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共提取出疲乏症状群、肝硬化特异性症状群、情绪症状群和消化症状群4个症状群,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61.70±7.35)分,处于中等水平,4个症状群均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要重视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群的管理,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远期临床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病人主观认知下降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杨存美,胡亦新,马虹颖,李佳黛,周滢,王怡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CD)病人焦虑、抑郁症状与主观认知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衰弱认知管理门诊就诊的619例老年人进行主观认知下降问卷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对其中筛检出的242例主观认知下降病人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调查。结果:242例主观认知下降病人合并焦虑症状93例(38.43%)、合并抑郁症状88例(36.36%);合并焦虑抑郁者50例(20.66%),仅焦虑者43例(17.77%)、仅抑郁者38例(15.70%)、无焦虑抑郁者111例(45.87%);主观认知下降病人抑郁症状与认知下降评价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焦虑症状与认知下降总分、日常记忆能力评价呈正相关(P<0.05);无焦虑抑郁组、仅焦虑组与合并焦虑抑郁组主观认知评价总分、日常记忆能力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较高,认知管理门诊对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进行认知评价的同时,应同时测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根据其个人情况协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改善负性情绪,并早期给予认知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病人认知情况,促进健康老龄化。

智谋训练对乳腺癌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汤秋明,曾小芬,孙爱平,唐秋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智谋训练对乳腺癌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乳腺癌病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智谋训练。对比两组智谋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智谋评分、ESCA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谋训练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病人智谋水平,改善病人TIVAP留置期间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

网络问答社区用户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信息主题关注度研究

赵明明,钱爱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用户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信息主题关注度,从而建立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更好地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方法:利用Python爬取知乎平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话题下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结合高频关键词和相关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将研究数据进行编码、归类和统计。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 158条研究数据。注意事项、安全性、研发情况、接种流程和有效性主题关注度较高,费用主题关注度最低。注意事项、接种流程和研发情况主题的咨询频率高于科普频率,安全性、情感交流和种类主题的科普频率高于咨询频率。结论: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信息主题多元化,不同主题用户的关注度不同,且用户咨询与科普的主题关注度不一致。对此,网络问答社区应设置主题标签,根据用户的关注度区分热门主题,以用户的咨询重点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科普。

痧罐疗法治疗耳石症病人残余头晕护理效果观察

王凤玲,黄惠芬,范良,苟荣,黄娇曼,张少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痧罐疗法治疗耳石症病人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100例耳石症病人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试验组采用痧罐疗法。1个疗程(10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眩晕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眩晕障碍量表(DHI)躯体、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DH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病人的DHI躯体、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痧罐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耳石症病人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提高病人的临床疗效,并且无不良反应。

新型保温毯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颈痛的效果观察

张维娜,潘亚娟,徐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型保温毯在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颈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新型肩颈部保温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 h、12 h、24 h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术后6 h、12 h、24 h疼痛值为(4.01±1.54)分、(3.19±1.37)分、(2.32±0.92)分,低于对照组的(5.34±2.06)分、(4.87±1.98)分、(3.65±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肩颈部保温毯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肩颈疼痛,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

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病人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小燕,谢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病人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病人,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多样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为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恐惧疾病进展量表评分[(28.86±6.03)分]低于对照组[(32.06±5.95)分](P<0.05);观察组的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53.89±8.66)分]低于对照组[(62.13±9.89)分](P<0.05);观察组的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7.90±1.61)分]高于对照组[(6.41±1.27)分](P<0.05)。结论:给予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病人多样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心理状态,缓解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并且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踝泵运动对肝动脉灌注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袁蕊,何凤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对肝动脉灌注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9月在我院肝脏外科实施肝动脉灌注16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踝泵运动训练。观察两组下肢皮肤情况、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自我效能得分。结果:观察组双下肢皮肤肿胀、疼痛、皮肤温度改变、颜色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病人术后实施踝泵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娟,万芹,顾佳倩,张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450例ASO病人,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ASO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拟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SA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为(82.25±4.63)分,处于中等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其相关维度评分与病人自我效能、疾病知识、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积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病人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病人学历偏低及消极面对是影响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危险因素(P<0.05),而自我效能、疾病知识、社会支持利用度、积极面对是影响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SO病人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病人学历、自我效能、疾病知识、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是主要影响。通过对病人加强健康指导,提高病人疾病认识,并给予病人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提高院外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及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储红梅,蔡义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护理安全预警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护理安全预警管理小组,分析近3年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确定预警项目,并制定预警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结果:实施护理安全预警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风险评估措施落实率得到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提升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应急应变能力,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风险评估措施的落实,保障了病人安全。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创建研究

成彩红,王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借助德尔菲法创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方法:通过德尔菲法,从医学教育专家、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专家等多个角度,分别从课程板块、名称、内容三方面对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进行设置。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深入地分析了专家所给出的建议与意见,结合护考受到学科的影响、文献资料、专家意见结果、学时情况等,完成对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立。结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创建应当随着护理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进行与时俱进。

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曹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PSQI得分为(7.90±5.02)分,高于我国的常模,SAS得分为(45.43±10.16)分,SSRS得分为(37.47±6.33)分;是否值夜班、焦虑、社会支持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是否值夜班、焦虑和社会支持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睡眠质量情况,应做到合理排班,关注护士心理状态,关爱和关心护士,提升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护士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